法律分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生产、经营或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针对无证销售医疗器械的,由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该条规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降低经营条件的,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并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卖假冒产品被工商局查到后会根据情节的轻重进行停产、罚款、扣货、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有明确的要求,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其次要取证,就是需要有证据说明医院在使用假的医疗器械,例如正在使用涉及的问题医疗器械的照片,院内经使用的废弃假器械等,有充分证据说明医院使用了不合乎规范的医疗器械时,可以到消费者协会、医院上级管理部门即当地卫生局举报、投诉都可以。最好是联系媒体抓到现行。
法律分析:假冒伪劣产品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损失需要销售者向消费者提供损害赔偿金额。 产品的使用人、消费人因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本身存在质量缺陷而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向生产者提出索赔要求,也可以向销售者提出索赔要求。
如属于生产者的责任,而医疗机构赔偿的,该机构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如果患方受损害的原因系因其未按照医嘱配合治疗,如没有进行适当的锻炼或没有按时服用而导致医用产品的效用未能正常发挥时,应由患方自行承担损害后果。
因此,患者可以直接向医院主张。同时,《产品质量法》第43 条的规定也肯定了这一点,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赔偿后,没有责任的一方可以向有责任的一方进行追偿。
如遇诈骗行为 如果在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购买医用口罩等疫情防护物品时,发生收款后被拉黑不发货等涉嫌犯罪情形的,要及时保存卖家信息和有关消费凭证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分析:举报药店可播打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生产者、经营者等主体在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环节中有关食品安全方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中有关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涉嫌违法行为。
“12320”卫生热线在公开政策信息、传播健康知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投诉举报及风险沟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卫生部门与公众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卫生部的主要职责 (一)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收集证据,如购买您认为的虚假产品、票据、宣传资料等,再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
除电话外,单位、个人可通过信件、互联网、传真、走访、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违法行为,以及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接到投诉举报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编码管理,专人负责,并于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是全国开通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除电话外,单位、个人可通过信件、互联网、传真、走访、手机短信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在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环节的违法行为,以及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经销商提供的注册证书是仿制的,其销售的隐性眼镜是商家在北京开“医疗器械展销会”时买回来冒充韩国BESCON公司生产的,自制包装、标识标签后进行销售。(二)盗用生产企业注册证号和企业名称。2007年笔者参与查处的某乡镇中心卫生院使用未经注册、假冒医疗器械案。
并非医疗器械约医疗用品的意思。酒精上写着非器械是指并非医疗器械约医疗用品的意思,非医疗器械是指患者在接受除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保健,康复以外的其他所有服务的总称。
有。由于三类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及使用环节比较复杂,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合法、假冒、仿造的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是指需要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并注册后才能上市销售的高风险医疗器械。这类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使用均需要符合严格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致人轻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听说过很多关于口罩的事情,那么你真的了解口罩吗?如何防止买到假口罩?想了解生产信息、批准文号等的消费者。企业在购买医用口罩时可在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点击“医疗器械”和“国产器械”,输入企业名称进行查询,即可查询口罩详情。